學名 | Seriola dumerili | 命名者 | Risso, 1810 |
中文名 | 杜氏鰤 | 其他中文名 | 紅甘、紅甘鰺 |
科中文名 | 鰺科 | 科號科名 | F364 Carangidae |
最大體長 | 180 cm | 有毒魚類 | 否 |
世界分布 | 全球性 | 台灣分布 |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綠島 |
棲息深度 | 15m ~ 360M | 棲息環境 | 大洋、礁區、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 |
主要棲息於較深礁石區海域,偶而可發現於近岸內灣區。棲所區域較廣,由水深18~360公尺之間,三、兩成群游動。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。
體呈長圓形,腹面圓。脂性眼瞼不發達。主上頜骨寬大,使得上頜之末端呈圓形,且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。上下頜各有一寬大之齒帶,鋤骨、腭骨及舌面皆有齒。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(含瘤狀鰓耙)11-16。側線無稜鱗。尾柄兩側之肉質稜脊幼時不明顯,隨著成長而逐漸發展。無離鰭。尾柄處有凹槽。
幼魚時,頭部具斜暗帶,體側具5條暗帶;中魚時,體側及各鰭呈黃色、橄欖色或琥珀色。頭部斜暗帶逐漸不顯著,體側暗帶則已消失;成魚體色變化大,體背藍灰至橄欖色,腹面銀白至淡褐色。體側另具一條黃色縱帶,但有時不顯。各鰭色暗,尾鰭下葉末端淡色或白色。
以上資料引用自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15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