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前導線,一般鐵板釣的主要用途是避免因海底的礁石割斷釣線而使用;且因大部份都以高於母線號數兩倍以上的碳纖線當前導線使用,因此比 PE 母線更有著耐磨損與增加大魚瞬間拉扯緩衝的功用(PE 母線幾乎無延展性)。
知道了前導線的使用目的後,何時該使用呢?長度要留多長呢?前導線該如何挑選呢?與母線如何接繼呢?種種的問題這就得靠經驗法則來做取捨。
以 neio 的習慣來說,通常捲線器上面的 PE 母線都使用 #3 或 #4 號,這時候前導就會配置 #10 或 #12 號的碳纖線。大號數的碳纖線能有效避免母線的浪費(PE 母線價格通常都比碳纖子線貴上很多),因為面對海底的礁石、消波塊、甚至是因操作不當倒置的鉤子倒纏等磨損,碳纖的橫向耐受力都優於 PE 線。
而號數的使用上則以相近於母線的最大拉力值做取捨。例如 #3 號 PE 母線的拉力值約為 16 kg 左右,此時的前導線最好就要選擇接近此拉力值,若太低容易拉斷,太高則萬一掛底時母線會有被扯斷的風險。而通常接近此拉力值的碳纖線大約在 #10 ~ #12 號左右。
至於長度的選擇就有比較多的參考因素了,例如釣竿的導環孔徑或長度或是海底的地形﹍等。像是船釣鐵板時,海底如果礁石的起伏坡度太大,此時所使用的前導線長度就必須要適度的加長,避免因海流、風向加上魚逃竄的方向導致母線磨到礁石,此時 neio 會選擇 8 M ~ 10 M 左右的長度;但若海底狀況是屬於比較平坦,則常用 4 M左右的長度。
港區岸拋時,因前方海底障礙物僅有消波塊,長度的選擇上就可以縮短至 2 M 內;甚至為了能遠投,長度僅留釣竿的 4 / 5,避免因為線結收入導環內,拋投時因線結撞擊導環導致無法遠拋,或母線容易纏繞住釣竿等。但若是一般礁石區的野場,則又會因為地形因素加長到 4 M ~ 5 M。
至於母線與前導線的連結方式,以目前大多數人的選擇 FG、GT、PR 結等這類的線結,因其線結強度高、線結大小較小有助拋投等都是首選;但這類的線結都有個致命因素 - 費時。通常 neio 打 PR 結時大約都需 2 ~ 3 分鐘才能完成,而單靠雙手打 FG 結則更久約需 5 分鐘左右。
這對於在家中行前準備時來說沒什麼問題,但處於釣場上且當時魚群正靠近岸邊時呢?特別像是紅魽這類來去如風的魚種,前導綁好了再綁上副鉤掛上鐵板,大概魚群也離去了,那就得再等下一波魚群靠岸。此時一些快速的接繼線結如 AS 結會是更好的選擇,或許得犧牲一點強度但用此來換取中魚率 neio 認為是值得的!
大大~請問如果母線也是尼龍線的話~那前導線應該要怎樣綁?
回覆刪除版主回覆:(11/17/2014 07:35:40 AM)
一樣用 FG/PR 結綁。
只要兩條線的線徑不同,都可以用 FG/PR 結來綁。
只要注意不管是前導、子線還母線,全都以細的線去繞粗的線即可。
如果是淡水小搞搞,那我建議用電車結就可以了。
對於線結強度要求不高的釣法,打 FG/PR 是浪費生命的選擇﹍XDDD。